【案例解读】区域活动----如何成为幼儿主动成长的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1/1/12 23:00:11 作者:无 浏览量:839次
【案例解读】区域活动----如何成为幼儿主动成长的新天地
区域活动应该是一个能够引发幼儿主动去探索、发现、探究、学习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幼儿分享经验和提升经验。
游戏实录:
今天区域游戏开始前,老师拿出一个“皇冠”(泡沫纸做的类似生日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幼:“皇冠!”
师:“你们觉得这个皇冠漂亮吗?”
幼:“漂亮!”
师:“那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漂亮啊?”
豆豆:“因为它上面贴了很多小贴画,很漂亮。”
师:“对的,而且老师告诉你们这些小贴画可不是乱贴的,它们是有规律的,是一个太阳一个花,一个太阳一个花。你们看一看是不是?”
幼:“是!”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叫间隔的方法,老师希望你们今天在游戏中也能用间隔的方法做出漂亮的皇冠,好不好?”
幼:“好!”
师:“老师还要告诉你们,贴小贴画的时候应该怎样用胶棒呢?应该是拿小贴画放在胶棒上抹一抹,然后贴在皇冠上,这样就贴的很好。另外,老师还给你们提供了小毛巾,如果手上粘上了胶就自己擦一擦好不好?”
幼:“好!”
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了,毛毛兴冲冲地来到皇冠制作区,迫不及待的想要制作一顶属于自己的漂亮皇冠。他首先在盒中拿出一个蓝色太阳贴画,放在胶棒上抹了抹,然后贴在皇冠上;然后,他又拿出一个黄色小花,照同样的方法贴在了蓝色太阳的后面;第三次,他拿起了一个橙色小花,抹上胶之后贴在了蓝色太阳的前面;第四次,拿一个蓝色太阳贴在黄色小花的后面;第五次,一个橙色太阳贴在最前面的橙色小花前;第六次,黄色蝴蝶贴在橙色太阳前;第七次,他用一个橙色小花取代了黄色蝴蝶的位置,黄色蝴蝶贴在它前面;然后,红色太阳贴橙色小花前面。这时,手上不小心粘上了胶,他还不忘在小毛巾上擦了擦。再去拿皇冠时,先前贴的黄色蝴蝶掉了,他尝试了几次还是没贴上,就放弃了,接着红色太阳也掉了,他干脆也去掉了……之后他又依次贴上了黄色圆点、黄色五角星、绿色正方形、蓝色三角、绿色小花。当他拿起一个红色小圆点想要粘上时却怎么也粘不上,于是就换了一个大的蓝色圆点,开始他还是用把圆点放胶棒抹一抹的方式粘胶,发现圆点太大了边缘位置粘不上胶,于是就把圆点放在桌上,拿起胶棒往上抹,抹上胶后他却并没有马上把蓝色圆点粘在皇冠上,而是将先前掉的红色小圆点粘在蓝色大圆点之上,然后将蓝色大圆点另一面也涂上胶之后才将其粘在皇冠上。完成这项“创举”之后,他拿起自己的皇冠去给老师看。毛毛:“老师,你看我做的皇冠!”老师接过他的皇冠,一边指着贴画一边说“来,我看看,一个太阳一个花,一个太阳一个花,你看,你做的都不对,都没用间隔的方法,请你回去重新做一个用间隔的方法。”毛毛悻悻地接过自己的皇冠,回到区域中开始把先前粘上得贴画一个个揭下来……“我”:“你为什么要揭下来呀?”毛毛低着头不回答。“我”小声说:“悄悄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揭下来呀?”毛毛:“老师叫我间隔。”“我”:“那什么叫间隔呢?”毛毛:“老师说就是一个太阳一个花、一个太阳一个花。”
案例评析:
需要肯定的是,案例中教师所具有领域融合的意识。她有意识地将科学领域的“间隔”概念融入幼儿美工区的活动之中,而且还创设了一个装饰“皇冠”得游戏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使幼儿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间隔”的概念。与传统“上课”方式相比,无疑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和学习特点。除上述可取之处外,我们也可以明显感知到案例中教师做法的明显不妥之处,突出表现在教师角色的“高控”:首先,导入环节引导幼儿“发现”皇冠上贴画的“间隔”规则,然后提出区域活动的任务——用间隔的方法装饰皇冠;其次,教授幼儿使用胶棒的“正确”方法;再次,当幼儿的行为未能实现教师的教育意图时,予以强制纠正;最后,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忽视幼儿活动中的创造行为。正是因为教师上述做法,使得案例中所谓的区域活动只是虚有其表,其实质只是打着“区域活动”幌子的“上课”而已:教师主导活动内容——装饰皇冠;决定活动的方法——间隔。除此之外,教师还决定了材料(胶棒)的正确使用方法,而活动评价更是依据幼儿任务的达成度所进行的结果性评价。就这样,所谓的区域活动每一步都是对教师“原计划”的履行。与传统的“上课”一样,幼儿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被剥夺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
分析解读:
1.教师放手,幼儿主动探索
区域活动中教师就是要“放手”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发现,让他们在“直接观察、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去学习和获得经验,而作为教师,其职责除了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外,另一方面就是要善于把握住上述“混乱局面”和问题冲突,将幼儿活动中的这些“偶发事件”巧妙转化为“教育契机”。
2.共同讨论,幼儿分享经验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相关讨论。一方面,可以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讨论。让幼儿们都讲一讲自己是怎么装饰的,然后比较一下自己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之后,教师还可以针对个别表现出一定规律性的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着重进行讨论,让幼儿去发现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当幼儿有了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出“间隔”、“对称”等概念提升孩子的直接经验。另一方面,针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一个幼儿出现的问题,其他幼儿有很多解决的办法,这种情况下幼儿讲述自己办法的过程其实也是经验分享的过程,无形中营造出了一个班杜拉所阐述的“社会学习”的环境,使得没有经验的幼儿主动去模仿同伴,向同伴学习。当然,现实之中,可能其他很多幼儿也会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游戏后共同讨论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怎样才能不把胶水涂到桌子上?或者教师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平行介入的指导方法,给幼儿一个正确使用胶棒的方法引导,暗示幼儿去模仿。这样基于幼儿问题情境、切合幼儿需要的引导,才能达到良好的指导效果。
区域活动并不是教师手中完成领域课程任务、达到领域课程目标的“工具”,或是包裹在枯燥、乏味“知识学习”外的“糖衣”,它应该是一个生成课程的场域,一个可以融合领域课程的活动源,一方供幼儿主动成长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