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响,万物生
一鼓轻雷惊蛰后,
细筛微雨落梅天。
在乍暖还寒的春日里,
在生机盎然的夏东幼中,
当惊蛰与孩子们相遇,
将激起怎样的涟漪呢?
农历二月初,明清时把这天称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动物一到冬天进入冬眠状态便是入蛰,等到二月二前后天气变暖,一些昆虫动物就好像从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中醒了过来一样,因此这节气为“惊蛰”。
“二月二”这天,许多人都要理发,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叫做“剃龙头”,这预示一年有好的开始。理发是龙抬头这天的传统习俗之一,小朋友理发是为了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大人理发,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你知道“惊蛰”节气的来历和习俗吗?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万物开始生长。孩子们了解了惊蛰的变化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户外寻找春天。他们搬起小沙袋、翻开泥土,仔细寻找被惊醒的小虫子,探寻春天的踪迹。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后,万物新发。
阳光、雨水、空气,都是新的。
在感知节气的过程中,
孩子们同样沐浴着,
传统文化的洗礼,
聆听民俗的声音,
在传承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