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班级天地>中三班> 文章

善待儿童的“天真”

发布时间:2022/1/20 8:52:46 作者:黄田莉 浏览量:785次

善待儿童的天真

IMG_256640.webp

■“草莓味的鞋子

周末,妈妈要带乐乐到公园里玩,在换鞋的时候,乐乐要求穿草莓味的鞋子。妈妈很疑惑:鞋子有草莓味道的吗?她想起最近乐乐不止一次提到草莓味的鞋子,香蕉味的外套,还有巧克力味的帽子……

原来,在乐乐的认知里,不同的味道代表的是不同的颜色啊,草莓味代表的是红色香蕉味代表的是黄色巧克力味代表的是棕色”……

于是,妈妈拿起一双红色图案的鞋子,问乐乐:是这双吗?乐乐很开心地把脚伸了进去。在公园里,妈妈指着红色的滑梯问乐乐:滑梯是什么颜色的?乐乐说:也是草莓味的。”“为什么是草莓味的?乐乐看着鞋子说:它和我鞋子的颜色一样。

虽然妈妈理解了乐乐的语言,但是依然不明白:自己已经教她很多颜色的词了,为什么她还是不会用呢?

640.webp (1)

天真理论解读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过类似的体验,但大多对孩子的童言童语缺乏耐心。他们多数认为儿童是一块白板,因而忽略他们自身的经验,甚至认为儿童讲的话很幼稚可笑、不值一提。其实,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天真理论。由于儿童生活经历和环境的不同,其天真理论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儿童经验不多,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和理解,用独特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解释。比如乐乐虽然不记得相应颜色的词,却可以用草莓味来表达自己鞋子的颜色,因为她吃过草莓,知道草莓是红色的,于是就把草莓红色放在一个概念系统中,以后看到类似颜色的事物,比如鞋子、滑梯等,就会唤起草莓这一经验,用莓味”来代替颜色词——红色。

由此可见,儿童能依据他们的经验创造理论,且有一定的哲理,但在成人看来这却很可笑,因为成人忽略了个体在真正掌握一个概念以前是要经过不断探索的,所有人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辨别式学习而获得一些感性印象、积累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

因此,天真理论是儿童在自己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和现象非正式、非科学的理解和解释。相对来说,儿童的天真理论不够成熟,甚至不科学,但儿童可以按照自己的经验形成相应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释周围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形成自己对外界事物认知的理论框架。如案例中,乐乐对自己以往吃过的食物印象深刻,于是将相应食物的颜色与周围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640.webp (2)

父母该怎么做

首先,善待儿童的天真,保护其好奇心。儿童常常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如,人是从哪里来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实是死的,还是活的?”……成人如果因此而嘲讽、奚落或斥责孩子,孩子可能不再好奇好问,逐渐失去探究事物的兴趣。如案例中,乐乐不会用红色”“黄色”“棕色表示颜色,是因为她仅知道词的字面意思,并没有将这些词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如果妈妈在乐乐用草莓味代替红色时嘲笑她,可能她在以后学习的时候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所以,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应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其次,认可和尊重儿童的奇思妙想,采取具有激励性的反馈。科学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抽象概括性认识也需要各种直观经验的累积,所以父母应对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给予认可和接纳,鼓励儿童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独特认识,激励其用自己的理论解释现实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应鼓励他们自己亲身体验、思考,充分接触和探究环境,进而为其理论形成积累经验。另外,父母应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他们是怎样认识周围世界的,而非用成人的视角批判地看待儿童。

最后,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布鲁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积极主动性至关重要,儿童必须通过操作具体事物才能发展科学概念,进而逐渐发展到以抽象符号表达概念的层次。由此可见,乐乐掌握描述颜色的词的过程必定经历一个自发概念转向科学概念的过程,其间伴随乐乐的直观生活经验。在教育过程中,成人应对儿童的语言耐心聆听和解读,努力理解儿童的想法,使儿童逐渐形成尊重事实的意识,学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如,在动物园里,乐乐看到管理员阿姨给小鹿喂东西吃时,说:我们给小鹿头顶浇水的话,小鹿会开花吧。原来家里有棵蜡梅盆栽,奶奶经常给它浇水,最近几天蜡梅开花了,乐乐是把小鹿头上的角想象成了树枝,以为浇水后小鹿就会长叶开花呢。此时,如果父母和孩子展开讨论,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寻答案,儿童就能获得对知识积极的建构性理解。

总之,成人要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善待儿童的天真,给其提供可操作的环境,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形成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适当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引导儿童学会反思,在价值辨析中逐步构建科学概念。

版权所有@江宁区江宁街道盛江幼儿园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宁桥南路110号,,联系电话:025一86105071 邮编211161 管理登录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