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读 好习惯终身受益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动脑的良好习惯?
启发法
如果家长觉得孩子遇到的某个问题,超出了他的认知能力范围,这个时候可以旁敲侧击地启发孩子,或给予口头指导,帮助孩子开拓思维,理清问题所在,引导孩子从哪个方法入手,给孩子指一条可以自己操作的路。比如有一次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自己收拾房间,并拍照上交。然而我家孩子看着自己零乱的房间,不知从何入手。于是我提示他收拾房间的第一步是分类,比如玩具放玩具区、书籍放书架、衣服放衣柜等。这一提示,他就立马有思路了,很快动手操作起来,即使我全程只是从旁指导,并不实际代劳,但孩子最终还是把房间收拾得有模有样。
探索发现法
有时,孩子提出的问题,可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或者是说了,他也不一定能凭借想象搞明白。这个时候,可以利用探索发现法,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答案,揭开谜底。前不久,我家孩子从书上看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黏液,问我是不是真的?黏液有什么用?蜗牛没脚是怎么走路的?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光说无法清晰地给他答案。索性干脆从网上买了一对白玉蜗牛,给他当宠物,由他边养边观察。如此一来,他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找到了答案。而且还有了新的发现,他观察到了蜗牛有四只触角,而且眼睛还是长在触角上的。这种探索发现方法的好处,不但孩子自己能收获答案,还有意外的惊喜发现。
保留答案法
生活中,当孩子遇到难题,不知道怎么做时,家长不要一副我什么都会的样子,直截了当地把方法或答案告诉孩子。而应该保留答案,鼓励孩子先自己试一试,看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比如给孩子买了新玩具,孩子看一眼不知道怎么玩。可能有些家长比孩子还心急,赶紧研究说明书,帮孩子组装玩具,还第一个试玩玩具。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成为了看客,失去了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惰性思维,有难题找爸妈,从不自己想办法。玩,也要开动脑筋,当孩子在玩的时候遇到困难,不妨也装作困惑的样子,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样才是更高级别的玩法。
总之,家长在帮助孩子养成动脑思维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少给孩子现成的答案,多為他们创造动脑的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积极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将有助于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