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明实践||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对于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和渴望。但是由于所处心智阶段的限制,孩子内心中被尊重的渴望不能简单明了的表达给妈妈或者其他的成人,而是会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展示出来,所以对于妈妈来说,透过孩子的行为表现而读懂孩子的真实意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
一、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
孩子自从有思想那一刻起,就想通过大人的关注来确定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小的时候会借助哭闹、微笑等方法来引起大人的关注,到了学龄阶段会用主动招呼爸妈看自己画的画、搭的积木、折的纸等这些方法来引起大人的关注,在我的印象中妞妞的这句:妈妈,你看...你看...表达的次数特别多,我想这就是我的女儿在向我展示她的成绩,这时即便我再忙,也要对女儿的成果赞叹一番,让女儿觉得妈妈关注到了她的成绩了。但如果这时做妈妈的不重视而是敷衍了事,嗯嗯啊啊滴,那孩子就会被伤自尊,觉得妈妈不够重视自己,进而会借助负面的行为来继续得到妈妈的关注,例如把自己的房间弄乱、把玩具乱扔、在家里有客人时大喊大叫,这时候其实家长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妈妈的问题?我给予孩子的关注度够么?我懂的尊重孩子么?这个时候切忌一味的呵斥孩子,这是家长及其错误的举措。
二、孩子表现出自主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主行为日益明显,她会自己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买什么样的书包,用什么颜色的床单,这些行为也说明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这时候妈妈该意识到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了,尊重孩子的喜好,买孩子己的用品尽量征求孩子的意见,会让宝贝感觉到妈妈对她的尊重,这样的母女母子关系会相处的很融洽,孩子也会健康的成长。
三、有被赞扬和被认可的意愿。
孩子都爱听好话,被赞扬,其实也是反映出孩子需要被尊重的需求。孩子除了要求父母对他们的“成绩”、“杰作”给予关注外,还迫切希望得到爸妈的夸奖和表扬。一句“你真棒”会让孩子喜滋滋的神情持续好久,并激励他们充满信心的继续做别的事情,反之,得到的是爸妈的贬低,说不如谁谁谁,会让孩子兴趣索然而没有任何兴趣和自信去做别的事情。爸妈是孩子最信赖的人,爸妈都不认可自己了,那孩子还会有信心么?
四、要求负一定的责任。
上一年级这个年龄段甚至还小一些的孩子,已经喜欢做一些成人的活了,例如拖地、整理房间,整理玩具更是她自己的任务了,所有这些说明孩子已经参与到家政工作中来了,这就是一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进步。有的妈妈会认为这是孩子在捣乱,帮倒忙,会呵斥孩子一边去,殊不知,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渐渐成长起来的心智会得受到不小的打击,做妈妈的应该给予的是赞许和鼓励,哪怕孩子“捣乱”之后,妈妈再偷偷收拾一遍呢?
五、要求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孩子虽然在妈妈的眼里还是一个小不点,但他们的内心却渴望有一块自己的领地,这块领地既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在那里,她可以自由的布置她的玩具、自由涂画她的颜色、自由给布偶分配角色,有的时候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在浪费时间,会呵斥孩子学习、读书,这种行为会打破孩子领地的宁静,即便孩子听从了妈妈的命令--开始学习了,试想一下,这样的心神下学习会有多大的效果呢?我觉得这时候妈妈该任孩子自由的发挥她的主宰能力,即便有时候妈妈觉得孩子的小儿科游戏很好笑,但是也不要说出来,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原来在妈妈看来是这么的可笑、没有意义,这样孩子会滋生出自卑、弱小、无能之感,久而久之会越来越丧失自尊和自信。
每个妈妈都想自己是合格的、优秀的妈妈,那怎样做才是对的呢?其实没有唯一的答案,需要妈妈根据自己的孩子来正确的引导。我个人觉得做妈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是么?